废墟中的伊拉克(1)

伊拉克与伊朗的战争

        中国人对突厥民族都有一定的概念,各类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给我们或多或少的展示了一些,突厥民族在作者的印象里是一支作风彪悍的游牧民族。突厥语言里的突厥和土耳其是一个词,所以作者认为土耳其民族可能代表了正统的突厥民族。从1299年到1922年近700年间,土耳其人建立了一个辉煌的军事帝国--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以伊斯兰教作为国教,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南欧、巴尔干半岛、西亚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之苏丹与也门。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并被分裂。
        伊拉克属于原奥斯曼帝国分裂出的国家,伊拉克和伊朗的边界长1200多千米,领土争端是两国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特别是阿拉伯河的界线问题。两国界河大约有100多公里。1847年,当时统治伊拉克的奥斯曼帝国和当时的波斯王国签订的协议中,阿拉伯河以波斯一侧的浅水区域为界,也就是奥斯曼帝国掌握着大部分的水域。1913年,双方计划重新划分国界,但因一次世界大战而取消。至1937年,已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的伊拉克与伊朗签订的协议,又将国界画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线的中间位置,也就是两国各分一半。1975年3月15日,在阿尔及利亚总统的斡旋之下,双方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协议将国界确定为阿拉伯河中央。由于阿拉伯河是伊拉克唯一进出波斯湾的出海通道,对伊拉克十分重要。伊拉克认为,要将阿拉伯河水道与伊朗平分是对伊拉克大大不利,更认为阿尔及尔条约为不平等条约,并于开战前的9月17日撕毁条约。此外,波斯湾上的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也是两国争执的对象。这些岛屿原本归英国所有,1960年代之后英国将其控制权交给沙迦,但沙迦与其他国家组成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尚未独立,不能在这些区域建立实际的控制。1971年11月英军撤走后,伊朗便出兵占领了这些地区。 这些岛屿靠近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占领这些岛屿后扩大了其在海峡地区的控制能力,引发了伊拉克的担忧。伊拉克认为伊朗应将这些岛屿归还给阿联酋。

       
两伊战争中的娃娃军
       1980年4月开始,两伊之间边境冲突不断。4月5日,因伊拉克副总理、外交部长阿齐兹被一名伊朗籍人炸伤,萨达姆·侯赛因总统指责伊朗策划一系列袭击事件。随后,双方互相指控、驱逐对方外交官并驱赶侨民,两国关系趋于紧张。4月7日,两国边界发生冲突,双方军队处于戒备。4月8日,萨达姆表示谁企图打伊拉克,就“砍断他的胳膊”。4月9日,霍梅尼表示决心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将其领导人抛进“历史垃圾堆”。双方出动空军、地面部队在席林堡等处互有攻守。在为袭击事件遇难者举行仪式中又发生手榴弹袭击。伊拉克将境内伊朗人驱逐出境。9月,双方边境冲突已经上升到相互炮击阶段。9月17日,萨达姆正式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阿拉伯河归伊拉克所有。之后,伊拉克便对阿拉伯河上航行船只严加检查,同伊朗冲突加剧。9月22日中午,萨达姆下令对伊朗发动威慑性进攻,试图将伊朗空军在地面上摧毁。约80架米格-21、米格-23及苏-22从伊拉克向伊朗境内袭去,他们的目标为伊朗境内十余个空军基地,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正式开始。但此次空袭并没有对伊朗空军造成实质打击。伊拉克空军所制定首要攻击目标为飞机场、油库及弹药库,加上出动空军数量不足,飞行员缺乏经验,导致攻击地面飞机时几乎无弹药可用。同时,伊拉克飞机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没有对目标实施轮番多次攻击。所以只有少量的伊朗战机被摧毁。当天下午,便有伊朗战机升空拦截返航的伊拉克飞机。晚些时候,伊朗空军还派遣飞机进入伊拉克境内进行了还击。

       空袭完成之后,伊拉克在第二天(1980年9月23日)凌晨2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进攻。北路一个师目标为克尔曼沙汗省的席林堡及巴格达至德黑兰的高速公路;中路目标为梅赫兰;南路为攻击重点,伊拉克在这里集结4个师,越过阿拉伯河攻入胡齐斯坦省内的阿巴丹和石油重镇霍拉姆沙赫尔等地。其中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战事最为激烈,最初在此进攻的为伊拉克第6装甲旅、第26装甲旅和31装甲旅一个营。伊朗民兵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用反坦克火箭筒和105毫米榴弹炮暂时阻挡住伊拉克的坦克攻势。然而他们缺乏弹药,有时只能以反坦克手榴弹和自制莫洛托夫燃烧瓶来对付伊拉克坦克。9月24日,双方互攻石油设施。9月26日,伊拉克军队攻占席林堡。双方在霍拉姆沙赫尔激战。两国海军还在霍尔木兹海峡海战。9月27日,双方军队激战,当晚伊拉克军队开进伊朗最大石油产区阿瓦士。10月14日,伊拉克陆军攻入霍拉姆沙赫尔城内,战斗转入巷战阶段。10月26日早晨,伊拉克人基本占领这座城市。之后,伊拉克开始巩固北方被占领地区防守力量,调集力量包围阿巴丹,准备拿下这个重要石油城市。此时伊拉克陆军深入伊朗境内达80、90千米,占领近2万平方千米伊朗领土。伊拉克的攻势使伊朗意识到局势紧急,在前线指挥的总统阿伯尔哈桑·巴尼萨德尔下令将一些效忠国王的军官释放出来支援战斗。11月3日,伊拉克坦克部队抵达阿巴丹,但是伊斯兰革命卫队在空军支援帮助下将他们阻挡在城外,霍拉姆沙赫尔惨烈的巷战使得伊拉克军队不敢轻易进入市区。他们选择包围城市,切断其供给以迫使守军投降,而伊朗则在夜间通过小船向城中军民运送支援。
        伊朗方面开始了积极的反击,伊拉克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相当吃力。6月10日,伊拉克单方面停火并提出停战建议。6月20日,伊朗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开始向国内撤退。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大致恢复战前状态。
战争中伊拉克遗弃的坦克

        伊朗方面对伊拉克提出的停火协议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只能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随后,伊朗也攻入伊拉克境内,在随后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双方在边境线上互有攻守,双方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化学武器。作为军事实力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战争中曾使用诸如苏式米格-25战机、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反舰导弹等当时最先进武器,在战争中也出现用直升机打直升机、用防空导弹打小艇的新战术,在袭船战和袭城战中双方大量使用先进反舰导弹与地对地导弹等等。双方均损失惨重。
        1988年,在联合国调停下,双方结束了战争。1988年8月,伊朗成立重建政策委员会,修订了从1989年开始的5年发展计划。重振经济、工业,修复阿巴丹等地的炼油厂,加紧胡齐斯坦省和近海地区的石油勘探开采,建设更多的油气加工厂。伊拉克被联合国认定是战争发动方,应对伊朗进行赔偿。伊拉克因此也背负了大量的债务,拖欠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近800亿美元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直到2010年伊朗还在要求伊拉克赔偿两伊战争时期的损失。原本是发展中比较发达国家的伊拉克备受打击。

continue......



评论